(二)D2型摩擦紡成紗特點
⒈D2型摩擦紗的結構 在摩擦紗中,纖維的排列形態(tài)比較紊亂,圓錐螺旋線及圓柱螺旋線排列的纖維數量比轉杯紗還要少,僅占到12%。多根扭結、纏繞的纖維就占到了40%,其余多為彎鉤、對折纖維。
由于受引紗羅拉的牽引,紗尾向輸出方向移動,而纖維又不斷添加到紗尾上,致使紗尾上纖維的數量分布由A向B逐漸增多,(見圖9-4-3)當受到塵籠摩擦而回轉時,AB之間須條因各截面直徑不同而回轉速度各異,靠近A點直徑細而轉速高,靠近B點直徑粗而轉速低,各截面因速差而獲得捻回。由于紗尾的回轉加捻是與添加纖維,向輸出方向運動同時進行的,靠近A點部分雖已獲得捻回,但沿輸出方向移動并添加纖維后,仍能隨著外層纖維繼續(xù)獲得捻回,于是紗芯的捻回多,外層的捻回少,而且是逐層變化的。這種分層加捻的結果,構成了摩擦紗的分層結構,且內層紗芯因捻度多而結實,外層因捻度少而松散。
表9-4-1 塵籠式摩擦紡紗機的技術特征
(一)紡紗工藝過程
D3型摩擦紡紗機有兩個喂入單元,一個提供紗芯,一個提供外包纖維,如圖9-4-4所示,熟條經四羅拉雙皮圈牽伸裝置沿軸問喂入塵籠加捻區(qū),作為紗芯;4~6根生條并列喂入三上二下羅拉牽伸機構,經一對直徑相同的分梳輥3梳理分解為單纖維后,經氣流輸送管4進入兩塵籠1的楔形糟中,由塵籠搓捻包纏在紗芯上,形成包纏紗。成紗由引紗羅拉2輸出,經卷繞羅拉摩擦傳動而制成筒子。
(二)成紗特點
沿軸向喂入塵籠的紗芯,在受塵籠加捻的過程中同時被牽伸裝置的前羅拉和引紗羅拉所握持,所以紗芯被施以假捻 ,被分梳輥分解的纖維在進入塵籠楔形糟后,隨紗芯一起回轉包纏在紗芯的表面,當紗條由引紗羅拉牽引走出塵籠鉗口線時,由于紗芯假捻的退解作用,紗芯成為伸直平行的纖維束,而外包纖維則依靠退捻力矩越包越緊,使紗芯纖維緊密接觸,體現為紗的強度,外層纖維則構成了紗的外形。
D3型摩擦紡紗機紡出的紗是一種芯纖維平行伸直排列的包芯紗,由于成紗結構的改變,使成紗強力大為改善,并具有條干均勻,毛羽少等特點。
<<上一頁[1][2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