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認為:由于纖維素酶催化反應高度專一、反應條件溫和,故可在緩和條件下對纖維素纖維進行降解,引起纖維素的減量和改性。由于纖維素酶首先是通過催化,形成酶作用的復合物即纖維素酶——纖維素復合體。因此大分子酶復合體并不能一開始就滲入纖維內部,而已能在織物表面作用,并在此切斷纖維素鍵。使疏松的纖維在生物酶水解和表面機械作用影響下而斷開。從而使得織物結構松弛、手感柔軟,同時由于表面纖維飛花被破壞,獲得光滑、清潔的表面結構。但在這同時,不可避免導致織物失重和強力損失。故此應控制減量率在5%以下,爾后再進行柔軟處理,使柔軟劑分子從微纖維裂縫處進入,增加吸附量,彌補部分強力損失。作者認為,影響酶處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:酶用量、pH值、處理溫度及時間以及前處理條件、添加劑和設備等。因此,作者提出,適用于酶處理的用量應視其活度而定,處理溫度宜控制在45-55℃、pH4.5-5,5,時間在40-60分之間為好。在處理過程中,設備形式也是較為重要的影響因素,以選用松式設備為佳。另外,前處理效果越好,酶處理效果也越好;但染色產品易對酶的水解產生阻礙作用,故酶處理宜在染前進行。由于酶處理使工序增加,為降低成本,應考慮連缸使用,但要防止處理不勻和沾色。由于酶處理后使纖維的裂縫增加,有利于柔軟劑的大量吸附,作者建議采用改性聚硅氧烷和聚氨酯,可獲得超柔軟整理效果。作者提供的酶處理產品的物理性能及服用性能指標測試結果證明,對棉及其混紡織物采用酶處理工藝可使其柔軟度、懸垂系數、蓬松度獲得改善,織物強力略有降低。
酶處理前后織物性能變化表
酶處理前后對比 | 純棉紗布 | 帆布 | 細布 | 滌/棉細布 | |||||||
處理前 | 處理后 | 處理前 | 處理后 | 處理前 | 處理后 | 處理前 | 處理后 | ||||
斷裂強度(N) | T | 1196 | 1166 | 1218 | 1205 | 523 | 516 | 5499 | 481 | ||
W | 534 | 496 | 932 | 890 | 421 | 415 | 34 | 353 | |||
抗彎長度cm | 2.66 | 2.41 | 3.05 | 2.62 | 2.16 | 2.04 | 1.83 | 1. | |||
蓬松度cm2/g | 2.30 | 2.47 | 2.60 | 2.77 | 2.51 | 2.64 | 2.62 | 2.84 | |||
懸垂系數% | 66.6 | 57.9 | 76.0 | 66.0 | 58.4 | 49.4 | 47.1 | 42.5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