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、常用退漿工藝及其條件分析
(一)堿退漿
PVA為主的混合漿(含淀粉)及PA類漿料用此法。歷史悠久,可利用前處理稀base。
1.作用原理:
(1)各類漿料在熱堿液中均會溶脹,與fibre粘著變松,PVA能部分溶解,用熱水可洗除
(2)C.M.C和PA在熱堿液中可溶解,經(jīng)水洗可除
2.退漿工藝
棉(繩狀加工):平幅軋堿(滅火槽中:NaoH2~4g/L,60~90℃)→繩狀軋堿(NaOH 4~10g/L,50~70℃)→堆6~12h→水洗(繩洗機)
滌/棉(平幅):干布軋稀堿液(NaOH5~10g/ L)→汽蒸(or保溫)30~90min→熱水洗(85℃,2格)→冷洗(4格)→落布PH7~8
3.特點:
①成本低,可利用前處理中的廢堿液;
②有助于棉籽殼的去除及部分纖維共生物去除,減輕精練負擔,白度、滲透性好;
③對各類漿料都有作用;
④退漿率不高(50—70%),堆置時間長,有礙生產(chǎn)連續(xù)化;
⑤滌綸耐堿性差,滌/棉織物退漿時要控制好堿液T、t。
⑥水先應充分(base對PVA等無降解作用,水洗液粘度大),以免漿料重新沾污織物。
存在的問題:浸漬堿液時,部分PVA溶落在槽中,積聚后產(chǎn)生凝凍,粘附在織物及導輥上,造成染斑并造成織物運行不正,引起皺條,且洗除困難。
(二)酸退漿
僅用于棉布退漿,且少單獨用
1.作用原理:酸在適當條件下使淀粉逐步發(fā)生水解,轉化為水溶性較高的產(chǎn)物,最終被水洗去。
2.工藝:堿(or酶)退漿→水洗→軋水→浸軋酸液→堆1—2h→充分水洗 (冷洗)
3.特點:
①適于含雜多的棉布,可大量去除礦物鹽、重金屬離子,提高白度;
②H2SO4與棉fibre生成纖維素硫酸酯,織物表面光亮度↑,退漿后亮度接近絲綢;
③對棉有一定損傷,處理時,T、C不可劇烈;
④淀粉水解不充分,退漿率不高。
僅作為精練前的一種前處理
(三)酶退漿(屬生化法退漿,歷史悠久,最早采用天然發(fā)酵法,現(xiàn)采用淀粉酶制劑反應此法采用淀粉水解酶,凡織物上漿料以淀粉占多數(shù)者就可使用。)
1.酶:即生物催化劑,是由動植物or微生物(細菌、霉菌)所分泌的一種蛋白質,對某些物質的分解有特定的催化作用。
其特性是:
①催化效率高;
②催化范圍狹小,某種酶只能催化某種反應;
③溫和性:(在常溫、常壓,近中性條件下發(fā)揮作用) 對淀粉分解有催化作用的酶稱淀粉酶,包括:
①α—淀粉酶:對直鏈淀粉能在任何位置加以切斷,分成若干短鏈糊精;對支鏈淀粉僅能將它的長鏈分成若干短鏈,不能分裂1,6結合,與酸的水解作用相似
②β—淀粉酶:對直鏈淀粉只能從末端逐步水解麥芽糖,對支鏈淀粉分支處的1,6—甙鍵無水解作用。
所以 α—淀粉酶更適宜于織物的退漿,目前使用的主要有:
BF-7658酶:由枯草桿菌產(chǎn)生的耐熱淀粉水解酶
胰酶:由動物胰腺中所取得。
<<上一頁[1][2][3]